大家好,這里是專注表觀組學十余年,領跑多組學科研服務的易基因。
北京時間2023年11月9日,《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fā)表了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單位牽頭,題為《Live birth of chimeric monkey with high contribu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高比例胚胎干細胞貢獻的出生存活嵌合體猴)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細胞貢獻的出生存活嵌合體猴,并證實了猴胚胎干細胞可以高效地貢獻到胚外胎盤組織和生殖細胞。
深圳市易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甲基化檢測技術,繼2022年為該研究團隊助力完成《Nature》論文發(fā)表后(https://mp.weixin.qq.com/s/MB45Iv1L94AbDykSttpM_g ),再次為研究者提供了微量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技術(Micro-DNA WGBS),從表觀遺傳學層面證明發(fā)育過程中DNA甲基化的調控作用。
首先,研究者首先利用之前報道的人類原始造血干細胞(ESC)的提取方案,從17個E7(胚胎第7天)擴增囊胚中建立了9個猴原始造血干細胞系。之后選擇了四種人類多能干細胞(PSC)培養(yǎng)基進行原始細胞到多能干細胞的轉化:RSeT(基于NHSM24)、5iLAF、PXGL和4CL。此外,此研究還引入了LCDM,它可產生人類擴展?jié)撃芨杉毎?,這是一種分化能力更強的PSC。在每種條件下,此研究使用了5個引物猴ESC株系(2個雄性和3個雌性)進行轉化。所有條件下的克隆均在2-4個傳代內都出現了圓頂形形態(tài)(類似小鼠原始態(tài)胚胎干細胞),但RSeT的形態(tài)變化較小,且使用4CL、RSeT和LCDM可將全部5個引物猴ESC株系成功轉化為穩(wěn)定的PSC,且經過20多次傳代后表現出穩(wěn)定的菌落形態(tài)。定量RT-PCR(RT-qPCR)分析表明,所有轉化的ESC株系都表達經典的多能基因,其水平與原始ESCs相當。在所有轉化的ESCs中,原始多能性基因的表達水平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原始ESCs,其中在5iLAF和4CL培養(yǎng)的細胞中表達水平最高。KLF17、SOX2和NANOG的免疫染色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發(fā)現。
此外,經RNA測序(RNA-seq)檢測,在所有轉化的ESC中,多個原始ESC富集基因下調,而在4CL和5iLAF ESC中,原始多能性網絡被更強地激活?;虮倔w(GO)分析顯示,在4CL和5iLAF ESCs中,與干細胞群體維持和DNA修飾相關的基因表達豐富,而在PXGL ESCs中,軸突導向和神經分化相關基因表達豐富。這些結果表明,4CL和5iLAF ESCs的原始狀態(tài)穩(wěn)定,但PXGL ESCs的幼稚狀態(tài)不穩(wěn)定,這反映了物種對這種培養(yǎng)基反應的特異性差異。然后,此研究通過基于液滴的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研究了猴子的原始ESCs和在4CL、5iLAF和PXGL培養(yǎng)的ESCs的發(fā)育狀態(tài)。相關性分析和均勻流形近似與投影(UMAP)顯示,4CL和5iLAF ESCs更接近于ICM和植入前的上胚層,primed ESCs更接近于植入后晚期的上胚層,而PXGL ESCs則同時位于這兩個分組中(圖1)。
圖1. 在指定條件下培養(yǎng)的ESCs的免疫熒光圖像以及原始多能性基因的表達水平和相關性特征。
|
|
由于DNA去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學機制,通過這種機制,原始ESC可轉化為幼稚多能狀態(tài),因此研究進行了微量DNA全基因組亞硫酸氫鹽測序(Micro-WGBS)。結果表明,在RSeT、PXGL和LCDM中培養(yǎng)的ESCs的DNA甲基化水平較高(83%-86%),與原始ESCs的水平相似;4CLESCs的水平較低(72%),而5iLAFESCs的水平最低(52%),4CL和5iLAFESCs顯示的印記基因DNA甲基化模式與ICM更為接近(圖2)。
此研究還在4CL原始轉化的不同階段進行了全基因組甲基化分析,發(fā)現包括原始多能基因位點(KLF17、DPPA3和DNMT3L3)在內的所有基因組元件都出現了漸進的DNA去甲基化現象。另外,在4CL原始轉換的不同時期進行了甲基化測序,發(fā)現包括原始多能基因位點(KLF17、DPPA3和DNMT3L3)在內的所有基因組元件都出現了逐漸的DNA去甲基化過程。此外,在轉化過程中,一些印記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也檢測到了動態(tài)去甲基化(圖3)。 ![]()
圖3. 在1、3、7和10個傳代的原始條件和4CL原始條件下培養(yǎng)的ESC,在不同基因組區(qū)域,原始多能基因,原始多能性位點以及印記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DNA甲基化水平。
以上研究證明了與在其他人類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的猴子造血干細胞相比,4CL造血干細胞顯示出更均衡的全基因組DNA去甲基化,同時具有原始多能基因的高表達水平和基因組穩(wěn)定性。
圖4. GFP+BMC和GFP-BMC整體、TSS,TES,不同基因組區(qū)域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GFP+BMC在整個注釋基因組中高甲基化區(qū)域分布,啟動子區(qū)域DNA甲基化水平與BMC表達基因與印記基因的表達水平聚類熱圖
目前,易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DNA甲基化修飾等表觀遺傳檢測領域,積累了一系列國際先進技術,可對高通量單細胞甲基化組學研究,微量DNA甲基化測序,ctDNA、FFPE等嚴重降解痕量DNA甲基化檢測等,提供多種有效解決方案。低成本、高通量的單細胞甲基化組學測序技術建立,將為研究者對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單細胞表觀修飾研究奠定基礎。
1ng基因組DNA
90%以上基因組CG覆蓋
1ng基因組DNA; 10-20M有效CG位點覆蓋;
10-20G測序數據量;
100ul血漿或1ng cfDNA 10M有效CG位點覆蓋
15-20G測序數據量
參考文獻:
Cao, Jing, Wenjuan Li, Jie Li, Md. Abdul Mazid, Chunyang Li, Yu Jiang, Wenqi Jia, et al. ‘Live Birth of Chimeric Monkey with High Contribu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 Cell 186, no. 23 (November 2023): 4996-5014.e2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0.005.
相關閱讀: 亮點研究|oxRRBS+RRBS揭示牦牛下丘腦在神經調節(jié)和髓鞘形成中的表觀調控機制 一文讀懂|精準簡化基因組甲基化測序(RRBS+oxRRBS)分析怎么做 Nature子刊:RRBS單堿基繪制580種動物的基因組規(guī)模DNA甲基化譜
|